来源:伯虎财经/唐伯虎

不提供二次转载

曾经被众人唱衰的社区团购,如今成了上海人的“救命稻草”。

“请问哪位邻居能把我拉到‘团子面包群’?我们家人多,需要面包和牛奶,谢谢哦!”

4月7日,一张“风投女王”徐新在微信群里打听团购群的截图被流传出来。瞬间,互联网沸腾起来,大家在感慨即便身价过百亿的徐新也在抢面包,而随着徐新热度起来的还有社区团购。

3月28日,总融资超12亿美元的十荟团才宣布在全国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此前同程生活和呆萝卜也相继宣布破产。

短短几天,剧情开始反转。每日优鲜股价累计上涨超七成,叮咚买菜股价累计上涨超九成。

但同时,也迎来资本的拷问:抢菜大战背后,这两个都被徐新投资了的难兄难弟能坚挺多久?

1、与团长的争夺战

上海,可以说是生鲜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城市。这里不仅有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这样的大型商超,也有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这样的新业态。

在巨头的包围下,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这两个新玩家早早就杀进上海。

叮咚买菜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生鲜电商玩家,这家成立于2017年4月的公司,短短半年在零售业迅速蹿红,获得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VC机构投资,估值超过百亿元。

今年2月,叮咚买菜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宣布上海地区已于12月份实现盈利,梁昌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上海是叮咚买菜进入的第一个城市,我们在这个城市找到了盈利的道路。”

然而,其笨重的前置仓模式对运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上海这次疫情中,叮咚买菜表现显得手足无措。因为运力问题而导致的履约能力不足,致使叮咚邻里团4月7日宣布暂停开团。

4月7日,叮咚邻里团发布致歉声明表示:“4月5日至今,我们的履约情况不甚理想。” “我们太想服务买不到菜的邻居们,快速盲目的扩张自提点和提高可售单量,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导致了一系列履约问题。”

其次,还有每日优鲜。2019年,每日优鲜大举进军上海市场,并表示投入10亿元,用于上海地区前置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彼时,每日优鲜甚至提出了成为华东第一的野心目标。

但面对这次疫情,每日优鲜显得有心无力。疫情管控导致上海一半的每日优鲜前置仓停业,同时,4月上旬还能上岗配送的骑手只有200人,是平时运力的1/5。

这些还能保持上路的骑手,只有一小半是获得了居委会的同意,可以自由出入他们居住的小区,另外一百多人只能住在前置仓和附近酒店,但如果附近出现阳性病例,他们也面临随时被封控的风险。

这次疫情中,团长半路杀了出来,成了千万上海人买菜的希望。甚至网上还出现了这样的段子:“上海靠什么活着——团长。”

抢物资与囤货成为了上海人民的新日常。各个小区开始了一波社区团购“大战”,进行自救。微博上,不断有人在寻求加团购群的渠道,还有人表示自己已经加了二十几个团购群购买物资。

团购过程中,这些团长会采用信息接龙、填写 Excel 表以及小程序团购等方式收集信息。

在商家发布商品后,居民通过微信群自带的群接龙工具进行接龙,达到团购份数后即可将需求信息汇总给商家。

与以往的夫妻杂货店不同的是,上海这轮疫情封控中涌现的大量新团长,很多是小区居民。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严格控制团购的数量和质量,尽量照顾更多弱势群体,保障物资的供应,并且还要负责做账、沟通、核对信息,甚至是亲自上阵送货。

团长不再只是拉群发广告,他们还需要有能力协调物业、居委会和志愿者帮助做消杀和分发,面临没有物业的小区甚至需要在群内组织调动邻居负责“接团”和帮助完成各楼栋内的分发到户。

由于履约能力不足、供应能力有限,疫情面前生鲜电商有力也使不出。反倒是各个地区的团长,在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快速拼团,快速买菜,团长直接与消费者对接,按照用户需求供给商品,直接连接用户与工厂。

这里会发现,社区团购的形态在发生改变,从组织性的群体扩散到了无组织性的个人,从供给侧找到直达消费者的最佳路径,这或许是社区团购未来的发展方向。

2、前置仓模式被验证了?

过去一年,社区团购日子并不好过。橙心优选、十荟团相继宣布关停,而在去年12月宣布上海地区已实现盈利的叮咚买菜也传闻不断。

去年12月底,有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叮咚买菜开启“大裁员”,采购部门、算法部门、运营部门的裁员比例分别为50%、30%、30%。

不过叮咚买菜回应称,个别岗位变动属于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部分岗位的招聘需求也在正常释放,目前业务都在正常运转。

今年3月,有消息传出,因为经济纠纷每日优鲜被供应商拉横幅讨债。有媒体报道,其拖欠诸多供应商货款,欠款金额最多的接近千万元。

这种窘境,就连投资人也难言希望。在东方财富网“每日优鲜”股票的股民论坛里,不时有人无奈道,“跌破一(美)元,指日可待。”更有网友调侃其“每日堪忧。”

从叮咚买菜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其流动资产有65.16亿元,而流动负债有73.48亿元。每日优鲜其2021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流动资产同样不能覆盖流动负债。

亏损的背后是前置仓的高成本投入。

“商品供给和履约能力是前置仓一直存在的问题,两个环节中损耗会较大,也是生鲜企业耗资较高的两大环节。”一位行业人士表示。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疫情,叮咚买菜、每日优鲜都无法保证供应的原因。

“在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上轮流抢菜,都失败了,难度不亚于双十一0点的抢单,好不容易在叮咚买菜上蹲点抢到了蔬菜,第二天下午还没送到。最终还是在小区旁边的生鲜店买到了绿叶菜。”一位上海居民大吐苦水。

一位叮咚买菜的员工表示,“近期受疫情影响,上海买菜非常困难。无论是盒马、叮咚买菜还是其他APP都‘抢不到’配送小哥。运气好的话,就配送时间会长一点,运气差的话就直接显示‘配送小哥已满’。但在疫情之前,叮咚买菜的供应好像也有点问题,能买到的菜种类变少了。”

前置仓,是两家核心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快”。平台在离消费者较近的地方(办公楼、社区等),设置一个小型仓库,商品由大仓提前发到前置仓里,用户下单,最快半小时送达。

但成本也出奇的高。平台要满足即时送达的需求,要铺设足够密度的前置仓,配备足够的骑手。

面对上海的疫情封控,每家前置仓平台遇到的麻烦各有不同,有的是上游涉及跨市的供货通路受阻导致货物短缺,有的是货不缺但骑手被隔离导致运力下降。

调度和供应链上下游供给出了问题,只是导火索,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企业在某些区域的订单密度不够,导致骑手和库存数量不足以支持突发的单量暴增。

再一个,食品不安全、生鲜不新鲜的问题,也暴露在叮咚买菜身上。今年315,用死鱼冒充活鱼、“翻包”换签的操作被曝出,叮咚买菜深陷食品安全风波。

“即时”配送不及时,生鲜电商不新鲜,该谁背锅?

这并非某个模式的弊端,问题出在企业内部,表面上是管理不善引起的,实质上是为了降低损耗的一种极端方式。

受疫情利好,股价持续攀升的例子不少。疫情之初,视频会议软件Zoom成了美股上的当红炸子鸡,股价一年时间翻了好几倍,市值最高超过1500亿美元。随着欧美疫苗普及,及生活回归正轨,Zoom在2021年的股价也回调不少,但市值依然大幅超过疫情爆发前。

那么,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会成为下一个Zoom吗?不同的是,“鲜叮”由于前期建设成本、履约成本的高昂,加上自身缺乏造血能力,困于当下盈利能力。

在资本回归理性的情况下,各个前置仓玩家都在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对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而言,疫情影响股价的上涨是好事,但潮水褪去如何讲好资本故事也让他们焦虑。

3、难兄难弟

如今,每日优鲜已紧急从北京、南京、杭州三地调度物资,每天至少2万份抗疫套餐驰援上海。

位于北京、南京、杭州三地的城市大仓员工已全员上岗,加班加点进行商品加工和分选。

身处一线的叮咚买菜员工则透露,如今上班时间是早6晚11 。他们收工后,还要和公司开复盘会,差不多忙到凌晨2点。

封控环节多,履约难度大,配送人员作为保供重要一环,不能撂挑子,更不能出岔子。

尽管从周边城市调派员工过去,鲜叮依旧运力不足。双双亏损,被资本唱衰,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但重压之下,两家却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一个讲新故事,一个还在跑规模。

每日优鲜在上市后快速变道,把前置仓的数量从2020年时的1500个,砍掉一半,转头去讲数字化菜市场的故事、推零售云的新业务。

可新版图自2020年开展到现在,还没有对营收做出显著贡献。目前其商业模式整体比重调整,有风险,对每日优鲜来说,战略方向调整比规模和盈利都更紧迫。

前置仓的路上,除了美团麾下的美团买菜、深耕南部地区的朴朴,全国性拓展市场的只剩下叮咚买菜一家。

于它而言,规模性是最紧迫的。叮咚买菜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扩大规模、做大增速,不断在新的城市测试、建更多的仓位布点。

梁昌霖对于盈利的设想是:每个前置仓在经营一年后,日订单能达到1000单,客单价超过65元,在刨去履单成本后,每单的营业利润预计能超过3%。

叮咚买菜能在上海盈利,取决于客单价和履约费用率两个指标:在上海区域,平均客单价超过66元,综合履约费用率是21%左右;全国区域,对应的平均客单价是60元,综合履约费用率为33%。

可见,叮咚买菜在上海区域的用户消费能力、成本控制能力,都更强,和其他区域的差距很大。

但是要在订单密度高、客单价高的区域去做优化,模型才可能转正。而且这还是不计入公司总部的市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企业管理费用的情况下。

把上海的成功复制到全国区域,难度可想而知。前置仓的盈利模式已经非常清晰,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目前占领的主要是一线、新一线城市,再去跑其它市场,反而会拖累指标。

毕竟除了上海,还有几个消费力强、同时人口密度又高的大型城市,能满足前置仓模式的要求,且有大量“即时”送生鲜的需求呢?

疯狂烧钱的前置仓,连巨头见了都躲。阿里巴巴、京东在其他生鲜电商模式上都是抢着落子,却不做前置仓模式为主的生意。

唯一胆大的就是美团,可就算依附于本地生活的大盘,还是卷进了亏损旋涡。美团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在内的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合计137.23亿元,亏损109.0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倍。

可见没有“爸爸”撑腰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连年亏损之下,在二级市场的股价萎靡不振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这回股价回涨会是一个好信号吗?伯虎财经认为,疫情的爆发也证实了社区团购的刚需性,但市场也在回归理性。

前几日,上海市监局针对“社区团购”哄抬物价等出台了一系列管控措施,侧面对社区团购监管一定程度上放开。

但当生活回归正轨,越来越多的团长出现,依赖笨重前置仓模式的鲜叮想象力在哪里?亏损故事何时能结束?如果不使出百般解数走出盈利困境,恐怕迎接它们的就只有溃败了。

参考来源:

1.燃财经:叮咚买菜被调查,每日优鲜遭“讨债” ,生鲜电商大溃败?

2.开菠萝财经: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谁也当不起老大

3.盒饭财经:生鲜电商喘了一口气4.雷递:每日优鲜们迎来新机会:前置仓模式“疫”外走红 价值或重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