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购交易落空一年半之后,这家全球芯片行业的基石终于要上市了。

日本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本周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300多页的上市文件,计划在美国股市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尽管具体融资规模尚未确定,但这几乎肯定成为今年美股最大规模IPO,更或将成为继2021年电动车企业Rivian上市融资120亿美元以来的最大规模新股上市。外界预计Arm此次可能会融资100亿美元,估值达到600亿-700亿美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移动行业基石公司

Arm上市之所以引发关注,不仅是因为体量规模,更是因为其特殊的行业地位。尽管在全球科技领域,Arm的营收体量相比诸多巨头只是微不足道的零头,但这家企业的重要性却是无法估量的。不夸张的说,Arm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无可动摇的基石。

已有32年历史的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此前是被称之为“英国苹果”的艾康电脑(Acorn Computers)分拆独立出来的芯片设计公司。Arm专注于设计芯片,授权给其他芯片公司,自己既不生产,也不出售芯片。因此,Arm又被类比为科技行业的“永久中立国瑞士”。

Arm芯片是智能手机行业基石Arm芯片是智能手机行业基石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Arm设计的芯片成为了行业标准。相比PC时代的X86架构芯片,Arm架构芯片在功耗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因此成为移动时代的通用心脏。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可穿戴和笔记本,再到服务器和智联车,Arm的芯片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更在消费电子行业几乎无所不在。

如今全球高达99%的智能手机都是用着Arm授权的处理器,苹果、三星、高通等巨头莫不如此。去年全球Arm架构芯片出货量超过了300亿片。Arm CEO哈斯(Rene Hass)去年更是自信表示,Arm架构芯片已经无所不在,因此消费电子行业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与Arm脱钩。”鉴于行业所有重要企业都用我们的技术,没人可以承受错过我们产品周期或者缩减研发的代价。”

正因为其至关重要的地位,尽管Arm的估值并不算高,但任何一家行业巨头都无法将其收入帐下,因为这必然会遭到整个移动行业的群起反对。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即便早早声明会继续公开授权,同样无法摆脱注定失败的命运。

2020年9月,英伟达宣布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但这一并购却面临着反垄断审查的艰难挑战,尤其是遭到美国反垄断监管部门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诉讼反对,英伟达最终不得不在去年2月宣布放弃这一交易,向Arm支付12.5亿美元的毁约金。

此次IPO上市,也是软银出售Arm失败之后的必然选择。2016年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科技并购案。不同于其他芯片巨头,软银是一家科技投资控股企业,因此他们持有Arm并不会改变芯片行业的格局,也不会引发其他巨头的反对。

伦交所错失皇冠

此次Arm上市也是对美国股市融资状况的一次考验。在2021年的大牛市中,Palantir、UniPath和Rivian等科技企业上市都获得了此前意料之外的高估值。Rivian甚至一度市值超过了1100亿美元,压过了福特企业、通用汽车等传统车企巨头。

去年2月英伟达放弃收购计划之后,推动Arm上市就成为了软银唯一选择。但2022年显然不是上市的时机。去年美联储上调利率,美股掉头下行,此前领涨大盘的科技类股成为下跌最多的行业,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三分之一,几大科技公司市值甚至蒸发过半。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着衰退阴影,企业和消费者削减支出,去年下半年开始硅谷科技公司开始纷纷大举裁员,进行过冬准备。各家公司的融资与上市计划也被迫搁置。好在今年美国股市开始明显回升,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上涨27.9%,让急迫希望推动Arm上市的软银看到了希望。

据美国媒体报道,Arm已经联系了28家银行为其承销IPO,而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以及瑞穗四家金融巨头出任主承销商,将拿到大约60%的承销费用。此次软银则希望等到Arm公布IPO定价的前几天再公布费用结构。

作为英国科技行业的皇冠企业,Arm此前的出售交易也引发了英国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英国政府担心Arm被英伟达收购之后可能会导致研发投入减少,技术竞争力下滑,从而动摇英国“在科技行业的主权”。2016年英国政府没有否决软银收购Arm,后来也引发了诸多批评。

此次英国政府也积极推动Arm能够在伦敦交易所上市,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亲自出面劝说孙正义,但软银更坚持让Arm在纽约上市,以便获得更好的估值与资金。不过,Arm CEO哈斯表示未来不排除在伦敦二次上市,这或许是对英国政府的一个宽慰。

人工智能是关键词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石,Arm的财务状况也是整个行业的晴雨表。目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需求萎缩的低谷,各大手机和PC厂商都面临着销售下滑的困境,连苹果都无法置身之外,Arm的营收也因此不可避免出现了下滑。

此次Arm提交的上市文件也让外界看到了其财务状况。文件显示,截止今年3月的上一财年,Arm实现营收26.8亿美元,低于上一年度的27亿美元。而上一财季,Arm营收为6.05亿美元,净销售额同比下滑4%,更出现了6500万美元的亏损,而上年同期则是盈利2.04亿美元。

不过,人工智能时代的增长前景才是Arm此次上市融资的关键词。去年开始的生成式AI迅速成为整个科技行业的热潮,从行业巨头到创业公司都在投身于机器学习和大模型训练,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GPU和CPU处理器进行运算。孙正义在6月份一个活动上表示,Arm是诸多AI公司产生协同效应的核心。

Arm是智能手机乃至移动时代的处理器基石,更希望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处理器基石。凭借着AI运算对GPU的巨大需求,GPU巨头英伟达今年股价持续飙升,市值甚至突破了1.2万亿美元。而英伟达本月刚刚发布的新一代AI超级芯片Grace Hopper,其中的CPU同样是基于ARM的架构设计。

此前英伟达收购Arm,就是为了主导广袤巨大的数据中心市场。相比已经陷入饱和的智能手机行业,增长空间巨大的云计算市场才是英伟达更为看重的领域。只不过,反垄断审批让黄仁勋只能望而却步。

黄仁勋也毫不掩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野心。“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市场都在期待Arm的处理器。功耗会直接影响到运算性能、运算吞吐率和配置服务成本。”目前的数据中心市场虽然还是被英特尔x86架构占据主导,但低功耗越来越成为数据中心的关键因素,诸多厂商已经在基于Arm架构冲击这一领域。

今年5月,Arm发布了两款用于机器学习的全新芯片集:一款CPU Cortex-4相对于前一代芯片,在机器学习性能提升的同时将功耗降低了40%;而另一款GPU G720则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将所占内存带宽降低了22%。

软银终于迎来回报

此次Arm上市,更对软银和孙正义意义重大。Arm上市的回报,不仅能给愿景1期投资者带来直接收益,缓解此前损失惨重的国际投资者对软银的怨念,还能给软银带来更多的投资基金,满足孙正义在AI领域大举投资的雄心。

软银目前直接持有Arm 75%的股份,并正在商议从旗下愿景1期基金(Vision Fund)收购剩余的25%股份,以便全资持有Arm。另一个选择是让愿景基金在Arm上市出售所持有的25%股份。无论哪种方案,都能给愿景基金投资者带来显著的收益。

软银在2017年筹集了1000亿美元,创建了愿景1期基金,主要投资者包括了沙特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的主权投资基金。同年,软银以80亿美元的价格将Arm 25%的股权出售给了愿景1期基金。

但过去两年软银在WeWork、滴滴、Uber等科技公司的投资连续失败,愿景1期基金的诸多LP们也是损失惨重。尤其是截至3月31日的上一财年,愿景基金1期亏损高达294.8亿美元。

愿景1期的损失惨烈,直接挫伤了投资者对软银的信心,愿景2期基金的560亿融资主要来自于日本本土,尤其是孙正义为首的软银管理层。软银也从去年5月开始宣布进入防御模式,不再进行大规模投资。

经过无比惨淡的2022年之后,2023年或许是软银和愿景基金的翻身之年。今年第二季度,愿景基金1期实现投资收益8亿美元,这是过去五个季度首次实现投资收益。软银希望此次Arm上市可以给愿景1期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因为软银正在筹备愿景3期基金。

但实际上,愿景基金1期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所持的Arm股份,如果去除共同持股资产,三个愿景基金当季投资亏损9100万美元,去年同期则是巨亏200亿美元。软银整体当季亏损依然高达33亿美元,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随着Arm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软银的财报终将迎来咸鱼翻身。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软银高层一改去年的防御姿态,开始大谈“人工智能时代的投资机遇”。软银CFO后藤芳光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软银会谨慎逐步回归投资活动,尤其是专注于AI领域。

2016年收购Arm的时候,孙正义谈得最多的是未来物联网领域的增长前景,当时他表示,“万物互联的互联网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转变”。七年之后,他的愿景还没有到来,物联网依然只占Arm营收的很小一部分。

但现在孙正义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All In人工智能了。他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软银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转向积极出击,目前软银集团85%的资产都是与AI相关的海外公司。今年7月,软银刚刚领投了英国保险科技公司Tractable 6500万美元的融资。

而此次Arm上市将给控股股东软银带来更多资金,大举投资AI领域创业公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