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格是谁的女儿_格格和公主有何区别? 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格格是谁的女儿(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
皇后和皇帝所生的女儿被授予古伦公主的称号,其他皇妃所生的女儿被称为和硕公主。“除公主外,虽有国君、郡主资格,无官衔者,统称格格。”所以,琼瑶阿姨说皇帝的女儿统称为“格格”是不太准确的。至少在乾隆时期,紫薇和燕子应该属于和硕公主的范畴。
(相关资料图)
《还珠格格》和《宫中皇后》是著名的古装剧。比如小时候看朱桓格格,魏紫和燕子(燕子和魏紫互换身份)都是金枝玉叶的“格格”,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长大后才知道,魏紫和小燕是皇帝的女儿,所以叫“格格”。但在《宫中皇后》中,还有《大明宫词》等其他历史古装剧,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太子的女儿叫“郡主”。
电视剧毕竟是影视作品,历史细节需要研究。从史料记载来看,都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君主的地位如何?三者中,谁的地位更高?
先简单介绍一下“格格”的由来。众所周知,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是关外女真人的后裔。清朝的前身“后金”,在入关前保留了少数民族部落的许多习俗,体现在称谓上。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被称为“君主”。努尔哈赤的大女儿叫“东郭格格”,二女儿叫“嫩哲格格”。“格格”这个词在满语里是姑娘、大 *** 的意思。
努尔哈赤死后,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继位明朝,称女儿为“公主”。还规定皇后所生的女儿称为“居伦公主”,其他妃子所生的女儿和皇后的养女统称为“和硕公主”。
“格格”一词被分散,成为王公贵族女儿的称谓。在清朝的很多古装剧中,出身不凡的女性被仆从称为“格格”,就是这个原因。
由于清朝的八旗都是满族的后裔,所以很多皇家的爵位仍然保留着清朝初期浓厚的满族风格。
自从皇太极改了公主和格格的称呼后,太子、贝勒、贝子、甄公、傅公的女儿都可以叫格格了。
只是皇族所生的孩子,根据母亲的等级不同,一般都取名为古伦和硕公主。
《清贵钞》:“太子之女称郡主,郡王与贝子、贝勒、伏国公之女称郡主。但除公主外,虽有国君、郡主资格,但没有官衔者统称为格格。一般来说,叫格格的多是二女儿以下的。如果他是长女,很少没有得到正式的头衔。
所以,琼瑶阿姨说皇帝的女儿统称为“格格”是不太准确的。至少在乾隆时期,紫薇和燕子应该属于和硕公主的范畴。
当然,“格格”有时也用作对其他身份高贵的女性的尊称。例如,马谡拉古(孝庄文皇后的女仆,抚养康熙皇帝)被称为“马谡拉格格(母亲)”。
清朝亲王的妃子,有时也叫格格,在边福晋、舒福晋之下。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帝皇后萧圣贤“十三岁,为世宗乾帝,名格格。”其余没有官衔的贵族女儿都可以叫格格。
历史上也有例外。虽然甘龙的第十个女儿(第十公主)是庶出,但她从小就深受甘龙的宠爱。龙打破常规,给她取名“古伦公主”。这只是单个案例,并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
说了“格格”的来历,我来简单介绍一下“郡主”。“君”字最早诞生于东汉,发展于隋唐。在唐代,一个王子的女儿被封为“国君”,这在《唐六典》中有明确的记载。
《刘唐典卷二·尚书·吏部》:“外妃之制:御姑封长公主,御妹封长公主,御女封长公主,皆视为正品;皇太子的女儿,国君,从属于一品;王的女儿是县长,算是二品。”
在宋代,除了皇太子和太子的女儿可以被封为“郡主”之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可以破例被封为“郡主”。
随着唐朝的灭亡,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宋朝积贫积弱,有先天的地理劣势。昭帝用这些假名笼络功臣。宋朝历史上有不少边关将领的女儿被中央朝廷封为“郡主”。
在电视剧《知道什么》中,有一个“平宁县的女士”。虽然历史上没有平宁郡主的原型,应该是虚构的人物,但这样的角色安排也是符合历史环境的。
在明朝,“君主”多指王子的女儿。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清朝承袭明制,顺治皇帝再次明确,太子的女儿是“国君”和硕格格。世子与郡王之女称多洛格,韩称郡主。多贝尔的女儿叫多罗格格,韩给她取名。贝子的女儿叫“孤山格格”,中文名字叫“郡君”。甄大人和傅大人的女儿叫“格格”,中文名字叫“向君”。“男”以下的女性称为“重男轻女”。
这样,“君”字始于东汉,发源于唐宋,直至明清。他们大多是王子和英雄之后的专属头衔,地位非贵即富。
如前所述,清太宗称皇帝的亲生女儿为“公主”,“格格”二字淡出清廷皇室。顺治皇帝即位后,为了区分“公主”的等级,更细致地划分。比如皇后和皇帝的女儿被授予古伦公主的称号,其他嫔妃的女儿被称为和硕公主。
为了婚姻的需要,或者皇帝宠爱某个女儿,有时会将其他皇族和妃嫔的女儿取名为古伦公主。这就像唐朝的时候,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都是宗室的女儿(和皇帝关系不太大,但属于家族的分支子弟)。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她们被破例册封为“公主”嫁给塞北。
清朝也有这样的先例。前面提到的居伦和萧公主,也是乾隆第十宠爱的女儿,被授予和硕公主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没办法,谁让甘龙视她为掌上明珠,便破例册封她为顾伦公主和之子的孝顺。
纵观清朝290年的历史,除了古伦和萧公主,还有清朝末年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恭亲王。长女,也被破例册封为长寿公主古伦。
除了这两种特例,古伦公主是皇后的女儿,地位极其高贵,相当于和硕亲王。和硕公主相当于和硕王子,等级比古伦公主低。从字面上讲,古伦在满语中代表国家,和硕则是地方。
另外,古伦公主的礼服比和硕公主的要贵,古伦公主可以用金黄色来装饰自己的礼服。他们的王冠和服装非常不同。
在介绍了“格格”、“郡主”、“公主”这三个称谓的来历后,相信你会对这三个称谓哪个的地位更高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说白了,“公主”就是皇室近亲的女儿,属于金枝玉叶。“公主”泛指王子的女儿,“格格”是清朝才有的专称。
只是随着朝代的不同,掌权者的思想,包括随之而来的风俗习惯的差异,加上“君主”、“公主”、“王妃”三个称谓,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俗话说,“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
皇帝和王子是整个国家最尊贵的贵族,他们的女儿一定不同于常人。因此,统治者会人为地创造这些专属头衔,以显示王室地位的尊严。
“格格”或“公主”是封建时期的特殊产物,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环境发展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这些虽然是封建糟粕,但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还珠格格》、《宫中后妃》、《大明宫词》等古剧,其“格格”、“公主”、“郡主”等称谓有些混乱,与相关史料记载不符。
所以以后看古装剧的时候,不要太相信剧情。要找出这些古装剧背后的渊源,还是需要从正史中寻找答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