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飞行羞耻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你说自己准备在欧洲坐个短途航班,人们真的会指责你。
(资料图片)
在瑞士经营一家徒步旅行公司的 Joe Herger 说道。
而且,欧洲这种对廉价短途航班的反感并不限于个人,政府也有所表态。
出于减碳需求,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均推出了不同程度的短途航班禁令,鼓励市民多以碳排更低的铁路出行。
等了 20 年的 Elmer van Buuren 也终于迎来了他的机遇:
情况是近几年才开始发生改变,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卧铺火车是古老的事物,只有那些沉溺在 19 世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才会喜欢。
但那并不是事实。
通过从超过 1700 个中小型投资者众筹得启动资金,van Buuren 联合创立了火车公司 European Sleeper。
今年夏天,这家创业公司的首班列车正式启动,连接了布鲁塞尔和柏林。这也是近年来开始在欧洲掀起的卧铺火车复兴运动的一部分。
一度没落的冒险
在黑夜中疾驰的列车,带着被灯光点亮的车窗,看起来就像是一条展开的胶卷。
—— 《纽约客》作者 Anthony Lane
火车旅行经常被赋予浪漫的想象 —— 快速移动的车厢、密闭的空间,流动的陌生人,似乎总能迸发出无限故事。
虽然不是每一节车厢都能孕育出《爱在》系列似的「爱情神话」,或者是《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悬念和哲思,但它在欧洲的确是很多人成长过程中冒险精神的承载。
作为在欧洲长大的人,我们在火车旅行方面可以说是被「宠坏」了。
当被问及旅行喜欢乘飞机还是火车时,《纽约》杂志编辑 Louis Cheslaw 果断选了火车。
Cheslaw 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就曾和最好的朋友买了张两周可用于六个国家的火车通票,游历了巴黎、威尼斯、布达佩斯和斯普利特等欧洲主要城市。
其中,最让年轻背包客心动的也当属卧铺火车(sleeper train) —— 不仅能省下一晚住宿费,在车上睁眼就见一个不同国家的清晨,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在浪漫之外,卧铺火车也有让人「梦醒」的体验痛点 —— 和可疑的陌生人同住一隔间,人体积聚的各种难闻气味,时时刻刻不知道从哪儿冒出的小声音。
因此,当欧洲在 90 年代开始放松民航管制后,低价航空快速发展起来,以更短的飞行时间和实惠的价格抢夺了卧铺火车的市场。
2013 年,苏黎世至马德里的列车线路取消了;
2014 年,将德国和阿姆斯特丹、丹麦、巴黎连接起来的列车被砍了;
2015 年,法国国家铁路公司 SNCF 和意大利国家铁路公司 Trenitalia 合资成立的 Thello 公司也取消了连接罗马和巴黎的夜间卧铺火车,从柏林到华沙/基辅的线路也被砍了。
到了 2016 年,德国铁路公司宣布关闭旗下夜间卧铺火车 City Night Line 的运营。
这些都只是被取消的过夜火车班次中的一部分。
Paul Winkler 是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过去的 27 年里,他的工作都是建造火车:
有那么一刻我真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人们都改乘飞机和高铁了。
备受欢迎的火车线路都关停了。
他曾一度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给欧洲建造新的卧铺火车。直到 2019 年,新的希望出现了。
西门子接到了来自奥地利铁路公司 Oesterreichische Bundesbahnen-Holding AG(以下简称为「OBB」)的一笔 2 亿欧元的订单,要打造 13 辆新的卧铺列车。后来,这笔订单还涨到了 7.2 亿欧元,将带来 33 辆新列车。
火车出行新一代的崛起
我们收到好多留言,说我们的系统宕机了。
我们是被订满了,满了,满了。
今年初,OBB 发言人 Bernhard Rieder 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道:
可能要在 11 月某个礼拜二你才有机会能找到一个私人包厢卧铺吧,剩下这年的预订都满了。
而在夏日出行高峰,即便是硬座都近乎全卖光了。
OBB 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在它决心要投入做欧洲卧铺火车后,年轻的气候活动家 Greta Thunberg 就让「飞行羞耻」这一说法流行了起来。
随之诞生的,还有另一个新词 ——「火车炫耀(train brag)」。
它的意思也很好猜,大概就是「我乘火车我骄傲」—— 摒弃更高排放的短途飞行航班,选择更低碳的火车。
正如大部分商业服务,单靠情怀,是撑不起一门持续的生意的。
和几十年前的卧铺列车相比,新一批列车都对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或翻新。
以文章开头的 European Sleeper 为例,虽然这家私营公司暂时只够钱改造旧列车,但其内部都是经过翻新,配备了现代人离不开的充电插头。
其他服务方面,除了女性乘客可以选择女性专属卧铺包厢外;乘客也可以付费带上自己的单车;至于宠物的话,如果乘客订了独立的软/硬卧铺包厢的话也是可以免费带上车的。
西门子给 OBB 做的新列车内饰就更现代舒适了。
有趣的是,设计团队参考的并不是「东方快车」这样的「经典」列车设计,而是从飞机的头等舱和商务舱为灵感,打造了更宽敞现代的卧铺车厢。
而在需要容纳更多人的硬卧车厢中,新列车采用了一种类似胶囊酒店设计的机制,让硬卧用户也可以「关门」,拥有更好的隐私体验。
你以为你在里面会犯幽闭恐惧症,但现实是,你在里面能坐着。
提前体验了这批即将推出的列车的火车旅行博主 Mark Smith 说道。
到了明年,我们还将迎来另一创业公司 Midnight Trains 的全新列车。这家公司的定位更明确 —— 我们就是要做「轮子上的酒店」。
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要说服旅行者放弃飞行,我们必须为卧铺火车设置新的起步标准,包括 100% 私人包厢,不错的酒吧和餐厅,全程良好的数字体验,以及新的现代设计。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 Midnight Train 只做高端,它更是面向不同预算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设施 —— 从胶囊硬卧到带双人床和私人洗浴室的房间,都在规划内。
这些努力促成欧洲卧铺火车生活方式复兴的公司,虽然有着不同定位和设计,但它们都有意「偏离」了「东方快车式」奢侈高端的定位,试图去为大众打造能真正成为替代短途飞行的更优选择。
除了可以减少气候影响,卧铺火车也有很多效率和体验上的优势。
和通常坐落于城市市郊的机场不同,欧洲城市很多火车站都处于市中心。
这样一来,当乘客在卧铺火车上一觉醒来,其实就已经身处于目的地城市的中心位置。
不必再像赶飞机那样慌忙 —— 一早起床打车到机场提前候机,到达目的地后看着旋转的行李发呆,然后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打车在早高峰中艰苦前行。
虽然航班时间只有一小时,但整体下来却可能要花 4、5 个小时,过程折腾,旅途拥挤。
乘坐过夜飞机的记忆,都是那些你会努力去忘掉的经历。
还有窗外的风景,立体的记忆:
近几年来,我曾乘坐过很多低价航班,它们似乎都融合成了一个体验。
但在卧铺火车上度过的夜晚,我却似乎能记清楚每一次的旅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