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门获悉,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与此同时,包括天津、山东、江苏等6省市的纵向沿海“创新带”,以及四川、重庆、湖北等横向长江“创新带”,两者呈“T”字型布局也日渐成型。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记者了解到,国家提出中心城市(群)引领战略。它主要包括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创新型国家的三大核心支柱和动力源,并分别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协同创新合作。

“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现有基础、严峻形势、目标使命和发展路径等综合因素分析,我们提出面向203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思想应确立为,自主创新、开放跨越、科技强国、引领发展,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目标实现。其中,‘引领发展’为我国‘十四五’暨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有时代特征所确定的内涵。”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光认为,2035年我国要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前列,意味着我国创新能力指数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优势更加明显。创新要素继续向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加速聚集,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创新中心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

在专家看来,上述三大创新中心各有特点。京津冀一体化将显著提升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及大科学装置布局能力;长三角将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为牵引,形成研发、制造、营运全科技产业链的全球科技中心;珠三角则以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制度优势成为市场牵引与科技互动的对外合作示范区。“三大中心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表示,未来各地区应当更多加强互补协作能力,借助上海的金融创新引导全国金融体系改革,北京的基础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够进一步加快全国科技创新的步伐,而粤港澳则是强化合作的突破口,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

另外,国家区域科技创新部署还呈现纵横带动趋势,形成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呈现出“T”字型布局。其中,纵向的沿海“创新带”包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省市,横向的长江“创新带”包括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湖南、安徽6省份。它们覆盖了全部10个创新型省份,46个创新型城市、27个创新型县。而在创新要素的聚集方面,两大创新带也汇聚了全国84%的R&D经费、80%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86%的有效发明和86%的高新技术企业。

对此,盘和林表示,从区域距离来看,T字型布局让全国不少省份和地区均有两个临近的创新带城市,有助于发挥创新带城市的科技创新带动作用。其次,分析两个创新带的特点,纵向有江苏、浙江、广东等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高地,更加凸显科技特征,而横向则包括湖南、湖北、安徽等具有显著传统制造业和基础产业特征的地区,这样布局有助于先进科技与基础产业的有机融合。盘和林建议,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强横向和纵向区域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传统生产和制造的融合,同时还需要发挥区域的辐射作用,通过产业链引领周围地区的产业革新。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还有多点支撑、东西部合作的特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个国家高新区、4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6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9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7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9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各类园区,形成了创新型国家的支撑和助推力。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国家还提出科技援疆、援藏、援青、入滇计划。目前甘肃兰白与上海张江、新疆与深圳、贵州与北京中关村等科技合作持续深化。

“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而创建的各种园区也独具特色,未来加强多点合作和东西部合作有助于发挥科技互补、产业链融合的作用,进而提升全产业链的竞争力。”盘和林建议,在政策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相关产业的制度扶持力度,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为企业减负。其次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为民间资本进一步解开桎梏,促进产业开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鼓励校企合作,推动知识型创新向生产型创新的改变。

而在陈光看来,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在产业合作中,要更加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西部许多地区是国家战略科技、国防工业和重大装备所在地,创新资源富集。以四川、重庆为例,今年年初国家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议,它们有望成为全国创新版图中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记者 钟源)

关键词: 国家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