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而我们现在也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那么垃圾分类信息化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那么垃圾分类和互联网之间到底该怎样结合在一起呢?快来看一看两会代表们的观点吧!

1.建立垃圾分类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是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而在这一次的两会中,她便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到了垃圾分类上。

李秀香认为,我国缺乏一部综合性的垃圾分类法,对诸如分类标准、投放、清理、处置以及企业生产者责任与义务等问题进行具体规范。

对此,李秀香表示,可运用大数据分析及区块链技术,建立垃圾分类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对垃圾分类处理过程、措施成效和社会成本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对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并将垃圾分类与信用体系联系,让垃圾分类纳入信用惩戒框架。

2.环卫工作需要“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陆俊霞是一名环卫工人,她认为,把环卫工的声音带上两会,用老百姓的视角建言献策,是她对自己这个基层代表的要求。

这次参会,她带了3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关于构建智慧环卫的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城市品位的提高,智慧环卫系统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显得更加迫切。

路俊霞认为,智慧环卫的应用,可以把管辖范围内所有的环卫工作人员、垃圾车、垃圾转运站等数据进行整合,把环卫设施进行信息化管理,形成环卫管理一张图,通过在系统上浏览实况地图,对城市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响应,更加直观地展现环卫管理工作的全貌,使环卫工作更加灵活、便捷。

3.推动垃圾分类科普类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在本次两会带来了《关于建立垃圾分类全国统一标准的提案》,不过他对垃圾分类信息化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王济光认为,在全国统一垃圾标准的基础上,推动官方垃圾分类科普平台建设,推出官方垃圾分类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4.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农村垃圾分类

全国政协委员刘卫昌认为,农村的垃圾分类是更难展开的,首先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比较浅薄,很多居民都是将垃圾倒在一个垃圾桶中;其次便是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并且经济基础较弱,而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后端处理设施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对此,刘卫昌认为,农村的垃圾分类可以由简入繁,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做起。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宣传,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生产生活观念,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

信息化是垃圾分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垃圾分类与互联网之间的结合,也能够让各个主体更简单直接的获取垃圾分类信息,让政府和单位更好的把握垃圾分类全流程。

关键词: 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