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快报的陆续发布,科创板开市以来的第一次年度大考成绩单初现轮廓。截至目前,除兴图新科因疫情原因延期披露外,其余科创板公司均已披露2019年度业绩快报。据统计,披露业绩快报的90家科创板企业中,2019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长的有69家,占比约77%,其中,22家公司同比增幅超50%;20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1家公司继续亏损。整体业绩十分亮眼。

几家欢喜几家愁,并非所有科创板企业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日前,晶晨股份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58亿元,同比下降0.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41.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下降46.86%。各项增速在科创板企业中均排名倒数。

年内对比来看,2019年半年度、前三季度和全年,晶晨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85%、4.4%和-0.48%;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61%、-27.44%和-41.95%;年内呈加速下滑态势,业绩不断恶化。各年度对比来看,2017-2019年,晶晨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7.06%、40.14%和-0.48%;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95%、261.8%和-41.95%。晶晨股份上市前业绩增速迅猛,上市后业绩突然变脸,令人大跌眼镜。

行业景气度下滑引连锁反应

晶晨股份主营业务为多媒体智能终端 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和AI音视频系统终端等科技前沿领域,业务覆盖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欧洲等全球主要经济区域。智能机顶盒芯片、智能电视芯片、AI音视频系统终端芯片,是公司多媒体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主要品种。

智能机顶盒市场在近些年疯狂扩容,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以价换量已经成为很多厂商的无奈之举。同时,受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及下游终端电子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智能机顶盒和音视频智能终端产品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2018年是智能机顶盒市场的转折元年,IPTV盒子在运营商的加持下,依然保持适度增量,但较前几年增速下滑明显,如今的增长速度已降至10%左右。

另一方面,在晶晨股份所领跑的OTT网络盒子市场,也已经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迹象,OTT用户数量增速不断下滑。从2018年开始,OTT盒子的终端厂商尽管也有新的盒子推出,但已经很少像前几年那样大力度宣传了。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OTT终端厂商已经在缩减机顶盒芯片的采购规模。与智能机顶盒市场的遇冷相对的,是智能电视市场的高速发展,未来自带系统的智能电视将是电视行业发展的方向。这对于智能机顶盒芯片业务收入占半壁江山的晶晨股份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

在行业景气度下滑的情况下,晶晨股份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出现了下滑,而费用却逆势攀升,不断压榨公司的利润。2019年,晶晨股份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较上年增长8699.32万元和1181.23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12%和20.91%,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数量的大幅增长使得工资费用明显上升。同时,随着晶晨股份运营规模的扩大,公司管理费用也呈现出较大的增长。由于管理人员规模、折旧与摊销增加及支付上市相关费用等原因,公司管理费用较上年增长了1999.75万元,同比增长28.54%。

雪上加霜的是,受智能终端产品市场需求未及预期的影响,2019年,晶晨股份存货减值损失相较于2019年增长1537.29万元,同比增长68.49%,主要是部分智能机顶盒芯片销售放缓所致。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晶晨股份2019年业绩的大幅下滑。

产业链弱势地位为主因

事实上,晶晨股份业绩变脸并不意外,在此前的招股说明书中早已初现端倪。招股书显示,晶晨股份的上游是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厂。报告期内,晶晨股份向台积电采购晶圆及向长电科技支付封测服务费的合计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重超过90%。其中,主要供应商为台积电,占其总采购额高达70%;第二大供应商长电科技占比为22%,其对上游供应商依赖程度极高。

与此同时,下游客户集中的问题也在晶晨股份身上显现。2016-2018年,晶晨股份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29%、59.65%和63.35%,集中度相对较高,对下游的谈判能力同样不强。除了运营商订单,小米、TCL、创维、阿里巴巴都与晶晨股份深度绑定。业内人士认为,晶晨股份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从有利的方面来看,可以保证订单和出货量,降低研发的风险;从不利的方面看,此举会阻碍市场开拓,成为这些客户的附庸,反而成为市场横向开拓的阻力。

上下游客户集中度高,且均为知名大厂,这使得晶晨股份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其议价能力不强,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晶晨股份智能机顶盒芯片产品的平均单价分别为31.99元/颗、27.42元/颗和24.89元/颗,销售单价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1.51%、35.19%和34.81%,与同期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37.33%、38.14%和37.76%相比,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由此看来,2019年,晶晨股份毛利率下滑及由此导致业绩亏损早有预兆。

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也使得晶晨股份在资金占用方面吃尽苦头。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晶晨股份应收款项分别为0.64亿元、1.43亿元、2.39亿元,增速十分迅猛,且高于营业收入增幅。其中,排名前五的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合计分别为0.64亿元、1.37亿元、2.38亿元,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00%、95.26%、98.85%。可见,晶晨股份巨额的应收账款几乎全部集中在前五大客户手里。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近三年逐年下降,这意味着收回现金的速度在变慢,公司流动性资金占用不断加大,从而给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应收账款增长速度高于营业收入,还可能意味着放宽信用条件以刺激销售,为冲刺短期业绩而牺牲未来利益。

不仅如此,强势下游客户延迟提货也导致存货不断激增,占用了晶晨股份大量资金的同时,还增加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截至2018年年末,晶晨股份在手订单大于期后3个月出货量的存货净值为1.3亿元,存在部分客户延迟提货的情形,主要因部分客户下游市场需求延后及订单执行周期较长所致。客户延迟提货将增加晶晨股份的存货金额,降低存货周转水平,延长资金回笼周期。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晶晨股份存货余额分别为1.76亿元、2.28亿元、5.29亿元,近两年存货增幅达29.55%和132.02%;与之相对的是存货周转率一路走低,分别为6.46次/年、5.43次/年及4.08次/年。这也给2019年晶晨股份计提大额存货减值准备导致业绩下滑埋下了伏笔。

科创板股价腰斩第一股

上市后业绩变脸,且不断加速下滑,使得晶晨股份股价大幅下跌。头顶科创板首家受理企业的光环,晶晨股份于2019年8月8日第二批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因为主营SoC系统芯片设计,搭上火爆的芯片概念,晶晨股份上市首日大涨272.36%,盘中一度涨幅逾331%,从38.5元的发行价上涨到166元的高点,市值达589亿元。晶晨股份实控人钟培峰家族当天身家也暴涨至近350亿元。

随后,晶晨股份就开始绵绵不断的下跌。2019年9月18日,晶晨股份以82.27元/股创下历史新低,相比其上市首日最高点166元/股,最大跌幅达50.44%,市值缩水近350亿元,仅用了29个交易日,晶晨股份由此成为科创板开市以来第一只腰斩的股票。截至目前,晶晨股份股价为60.83元/股,为科创板开市以来股价跌幅最大的股票之一,投资者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由于晶晨股份在信息披露文件中多次调整数据,致使其保荐机构国泰君安也受到拖累。2019年11月,由于晶晨股份招股说明书和审核问询回复中,所披露的境内外收入数据多次调整,返利产品销售金额前后披露不一致,且招股说明书相关内容的修改未按要求向上交所报告,上交所对晶晨股份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具监管工作函;对保荐代表人寻国良、李冬予以监管警示。其给国泰君安造成的品牌和声誉方面的损失,恐怕高达6602.09万元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也难以弥补。

附:晶晨股份IPO中介机构

关键词: 晶晨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