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在中国网信网正式公布。自此,31种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有章可依。

网民指出,得益于移动APP开发,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然而便捷背后却隐藏着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APP收集个人信息不应该过界,认定办法出炉后,司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加强监管,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边界。

网民“李奇”表示,在安装APP的时候,第三方经常要求用户同意该软件经营者获取用户GPS定位信息,访问通讯录、短信等,不同意则无法继续安装。大部分用户迫于无奈才勉强同意。把信息采集主导权、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是信息服务的原则性问题。为了收集信息采取胁迫或者误导行为,这种行为是不能忍受的。

网民“陈静”表示,认定办法出台后,监管仍需及时跟上,并加大对APP在数据收集方面的监测分析力度,同时加大处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真正对过度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产生威慑力。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人们生活更深层次的融合,个人数据保护还将涉及更多细分领域,并将拓展到更多维度。但无论如何,在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时,用户不应该在隐私与便利之间“二选一”。

网民“戴欣”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安全软件的管控工作,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约束企业执行。同时,监管部门要带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增强监管意识,要求行业制定相应的开放隐私权限的标准,以更好地保护用户信息。同时,在面对消费者检举投诉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处理,保护用户权益。

网民“范荣”提出,唯有与时俱进、加大惩戒力度,让那些违规企业有“切肤之痛”,捍卫用户隐私权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记者 李奕蕾 整理)

关键词: 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