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调查分析报告》19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帮扶资金规模比2017年有所增加。参与教育扶贫的外商投资企业最多,其余依次是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饮水安全、文化扶贫。

报告发布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说,受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委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了本次调研。课题组共回收有效问卷30份,征集42个外商投资企业扶贫案例详细研究。

调研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最主要的扶贫方式是“在贫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其次是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活动。相对而言,仅为贫困地区捐款并非外企扶贫的主流模式。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扶贫的主要动力还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对政府政策的响应。去年外商投资企业扶贫项目的受益人数超过1万人的企业增至55%。

调研还发现,在扶贫过程中,外商投资企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人手不足”,其次是“资金问题”“扶贫经验不够”和“缺少扶贫渠道”。

报告建议,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国扶贫工作更多支持,特别是搭建扶贫经验交流平台、沟通扶贫渠道。同时,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扶贫的宣传力度,给予一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更好地参与到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中。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德铭表示,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90多家在华进行了投资。今年1月至1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747家,实际使用外资达到8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外资企业吸纳了中国10%的城镇就业,创造了40%的进出口和20%的税收收入。在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长期以来,在华外资企业注重发挥投资技术管理等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了积极贡献。(完)

关键词: 外商投资企业 帮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