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4日北京大学国发院举办的2019中国公共财政论坛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必须打破单一的经济视角,财政政策要对公共风险加以管理。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人们发现,与去年相比,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法虽然未变,但内在却要“提质增效”,而非“加力提效”,并强调要做好重点领域保障,特别是工资、运转、基本民生。在刘尚希看来,这是大幅度减税降费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发生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在表述上,更多是在内容和实施方式上。”

他指出,过去大家对财政政策的理解是基于需求管理的框架下,讨论财政政策的作用——熨平经济波动。但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描述上看,财政政策不仅要在经济领域里发挥积极的作用,更要在社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现在的积极财政政策并非单一的经济政策,它既是经济政策也是社会政策,这是当前财政政策的基本特点。”

刘尚希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需求问题,还是供给问题、结构问题,发展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财政政策如果只是调节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既要在经济领域里发挥作用,还要在社会领域里发挥作用。

“财政政策从需求管理、供给管理,转向了公共风险管理”,刘尚希指出,这里面涵盖了经济不稳定的风险、经济动能不足的风险以及贫富差距较大所带来的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公共风险的概念超越了经济领域。财政之所以是公共财政,就是要对公共风险加以管理,这也是现代财政的基本责任。”刘尚希指出,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应当注入确定性,降低公共风险,从而使生产成本、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刘尚希认为,风险和成本息息相关,如果企业有诚信上的风险,那么市场的交易成本就会增加;如果养老的保险制度不合理,成本就要转嫁到家庭中,“要理解当前的财政政策转向风险管理这个新思路。”

他进一步强调,财政政策要从“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新动能的发展,是靠知识、技术,而知识和技术来自于人,来自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刘尚希指出,从低技术含量转向实现高技术含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积累,“但现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还在于教育改革,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匹配,需要认真研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林双林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应该从国民财富的角度去思考。体现在财政支出上,就是政府要重视教育领域的支出。与此同时,降低企业所得税、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林双林强调,政府未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必须有长远规划,要讲质量,不要盲目追求数量。此外,政府要加大资源税征管力度, 减少对资源消费的补助,保护自然资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重视“稳、扩、调”三方面的工作。政府要保持和稳定好现有的减税力度,今年以来减税已经取得了不错成效,明年要考虑到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可能不适合再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在政府赤字规模、专项债上,可考虑进一步扩大力度,支持存量和新增项目的建设;在“调”的层面上,政府要思考如何调整资金的使用方向。

关键词: 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