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的名字和科研事业,与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分不开。名称叫“小院”,其实作用并不小。
科技小院扶贫新模式,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
同吃、同住、同劳动
科技小院师生驻扎农村一线,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在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后,通过解决制约性问题,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在一年四季的几百天日子里,我们随时与农民一起讨论他们面临的问题,与农民一起实施讨论好的解决方案,试验就在农民地里做,整个过程都与农民一起干,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又使得农民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张福锁说。
河北相公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宋春雷耕地面积1.9亩,主要种植苹果树。科技小院师生与他建立科技帮扶关系,通过跟踪苹果生产全过程,针对性地帮助他制定果园的管理方案,协助购买农资及指导他进行田间管理,以提高技术的到位率。
2018年受倒春寒的影响,当地农户苹果产量大幅度降低,而宋春雷在科技小院师生的建议下,提前打防冻药防治,较其他农户直接减少损失30%。2019年苹果产量约为7000斤/亩,较2015年每亩增产2000斤,果实品质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糖度由12.3%增加到14.2%,每亩果园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在科技小院的精准扶贫下,2019年年底,宋春雷成功摘掉了“穷帽子”,他还很有信心地说,“要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榜样”。
让农民成才
张福锁介绍,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动扶贫与扶智,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
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师生们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方式,“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他们自我提高、进步的能力。
依托广西金穗农业集团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广西金穗科技小院,从2012年成立开始,通过技术讲座、现场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支梯度合理、差别有序的农业专业化人才队伍,截止到2020年9月,累计举办了1000多场培训,让农民工掌握香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种植能手和科技农民,受益人数5万人次以上。
同时,科技小院帮助公司建立标准化示范区,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仅2019年接纳政府识别的贫困户就业86人,吸收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劳动就业509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比上年增长20%,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近1万多元。
科技带来智力帮扶
“几千年的小农生产让农户的观念禁锢起来,比如认为农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行业,认为农业生产不存在科学性,在农业生产环节依靠累积下来的经验就足以应对等。”张福锁在农村一线认识到这一问题。
他指出,科技扶贫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宗旨是应用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为了让贫困户能够科学地施用肥料,河北沽源科技小院师生在2017年国庆期间,对贫困户耕地进行了取土,并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实验室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
同时根据当地种植情况和土壤养分情况进行测土配方,并协调云南云天化公司向5个深度贫困村发放了总价值20万元的扶贫肥料,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增加贫困户收入。
沽源科技小院经过两年的跟踪指导,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指导贫困户种出优质架豆,使2019年东辛营村贫困户设施架豆产量平均提高10%~20%,病害发生率下降30%左右,收入却增加了67%,达到了1万元/亩的收入水平,为贫困户的精准脱贫做出了贡献。
如何让贫困群体真正具备长效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很多扶贫主体面临的一大难题。张福锁和科技小院在实践中给出的答案是——科技。(王方)
关键词: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