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产品自被海信视像推出,就带有破坏式创新的特征:面板被边缘化、新的产品特性、新的产品结构……由此也成为电视行业和产业中的“鲶鱼”,搅动起翻天覆地的浪花。作为电视行业领头羊和激光电视行业的引领者,激光电视也被海信视像寄予厚望。

日前,海信视像刚刚公布了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在行业整体下行趋势下,公司产品结构改善、利润大幅增长,激光电视产品表现也很亮眼。

海信视像对激光电视寄予重望,经历7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后,公司2014年推出全球首台激光电视。随后5年实现了5次技术迭代,激光电视也凭借其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实现了从一家企业到一个行业的裂变。2019年2月,包括海信、长虹、PPTV在内的主流厂商“结盟”,进一步推动激光电视的普及。

近年来,海信视像在激光电视的技术上、市场上都有不小的成就。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去年在首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解释激光电视的五个优点。反射成像的被动发光,具有明显的健康护眼效果;激光具有极高的光谱纯度,色彩准确,拥有最好的“颜色表达”能力;激光电视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耗电只有相同屏幕尺寸液晶电视的1/3多一点;大屏幕消费时代已来临,激光在大屏幕上具有众多优势;液晶或OLED不具备成本快速下降的条件。

市场上,激光电视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数据显示,激光电视上市至今销量持续大增,2014年到2019年激光电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彩电市场出现较大降幅,只有激光电视品类继续逆势增长。市场调查机构中怡康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今年1月,激光电视的销量增幅高达112.04%;2月受疫情影响,彩电市场出现较大降幅,但激光电视需求持续保持逆势增长。

液晶面板取代CRT历时尚未太久,这曾经给中国的电视机行业带来近乎毁灭的打击。期初液晶面板厂家被日韩企业把控,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经历了艰难的涅槃重生阶段。但恰如取代CRT的不是技术更好的CRT,取代液晶面板的也不会是某某LED。那么,谁会引领黑电行业进入下一个时代?谁会是被动承受者?

虽然下一代电视行业和和产业逻辑并未清晰,但激光电视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去年海信视像总经理于芝涛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时着重介绍了激光电视,“海信内部有三驾马车,激光电视、ULED、OLED,公司战略性地发展激光电视,毫无保留持续投入,一旦上规模,成本是有优势的。明年会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

经历多年酝酿与发展,激光电视行业产业快速成长,2019年时,已有20多家整机企业加入激光阵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过100家,产业内较有名气的有极米科技、坚果、先锋科技等。

摆脱面板魔咒

黑电行业此前之所以被投资者诟病,重要的一点是面板占电视成本较高,约在70%左右,因此,行业独立性差,盈利有限,且受面板价格涨跌影响较大。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自建面板可以抵消该问题。果真如此吗?

液晶显示技术发扬光大于日韩,而后才进入中国。龙头企业京东方作为后进者,在国内取得了不凡成绩。但面板行业也有诸多缺点,第一,面板行业是重资产行业,且看京东方的资产负债表就可窥知一二,公司固定资产为1257.86亿元,在建工程为873.77亿元,短期借款636.67亿元,长期借款1077.31亿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即便在最高的2017年也未超过10%;其次,面板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受行业资本开支潮影响较大,利润波幅大;再次,行业具有典型的技术行业特征,更新换代快,需要不间断资本开支,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

最近面板行业内两件事情比较典型,一是韩企退出LCD。韩国LG在1月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停止韩国国内LCD电视面板生产,三星在4月宣布将在今年年底结束其位于中国和韩国的LCD面板生产,退出规模超出市场预期。由这对中国的面板厂家是利好,但是同时也显示了行业技术更新换代下的海量资本开支。另外,韩国企业退出利润率较薄甚至亏损的LCD产品,也是把重点放在利润率更高的OLED产品。

另外一件是陕西坤同AMOLED项目搁浅,员工停薪。此前立项之初,柔性半导体项目对外宣称的总投资是400亿元,项目核心是产能规模为30千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产线。但是因为出资不到位,项目并未落实,公司高管称经营艰难。

中国面板企业崛起的过程,更像是基础设施搭建的过程,通过国产替代拉低日韩企产品价格,受益更大的是众多手机企业、电视机企业等。

而中国的电视企业想要摆脱面板的魔咒,实现行业和企业的独立,就要另谋出路。海信视像走的是自研激光电视之路,目前产品销售增速快但规模相对来说较小,但也能看出海信视像培养一个产业的雄心。2019年,海信视像牵头主持发布了《激光电视光源模组激光光学指标测量方法》等激光显示标准,打破了重大显示技术革新由国外企业主导的局面。

于芝涛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在激光电视上已经营十余年,投入较大。“但现在我们并不以赚钱为最大目的,而是更多的让利于用户。毕竟现在能使用上激光电视的用户还是不多,我们现在核心的工作就是让更多的用户用上健康护眼的激光电视产品。另外,激光电视核心零部件价格很高,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成本就大幅度降下来了。而且镜片、镜头、激光器、芯片等上游零部件,不像液晶面板一样,需要数百亿的投资。”

亮眼的财报

4月29日晚间,海信视像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05亿元,同比下降2.91%;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毛利率提升、东芝映像公司(TVS)并表等,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41.71%。

海信视像2019年的年报中有诸多亮点。其主营业务毛利率19.21%,同比提升3.39个百分点。这跟公司致力改善产品结构、降低成本有关系。

此前并购的TVS扭亏为盈。报告期内,TVS完成自有销售渠道切换,通过补齐产品线,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自建服务体系,降低费用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使得TVS经营大幅改善,并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TVS实现营业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39.65%,实现净利润2709万元,较同期盈利大幅提升2.03亿元。2019年,海信及东芝品牌在日本市场的销量占有率由1月的21.8%提升至12月的26%,在第四季度,海信及东芝品牌在日本市场销量跃居到第一位,创造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的最佳表现。另外,海信视像产品在其他海外市场发展迅速,销售量不断攀升。

报告期内,海信视像推动激光电视的普及应用,推出全行业首款75吋全色激光电视产品,进入与传统电视正面竞争的市场;推出第三代超高清画质处理芯片-信芯H3,降低对国外进口芯片的依赖;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推出了行业首款社交电视S7,取得较好的效果。

海信视像在大屏产品方面发力。根据中怡康推总数据,2019年度,65吋及以上、80吋及以上的电视销售量同比增长52.47%、178.88%,在行业大屏化的趋势下,无论65吋以上还是80吋以上产品领域,海信的销售量占有率全部高居行业第一位,海信成为高端大屏消费首选品牌,海信激光电视80L5占据年度产品畅销榜首位。

海信视像还拓展了显示领域,进入智能会议、智慧教育领域,为客户提供智能显示方案。

29日晚间,海信视像披露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再次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4亿元,同比下降11.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37.37万元,同比增长91.79%。

天风证券近日出具研报认为,海信视像在2019年在国内彩电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归母净利逆势上升,体现了公司作为彩电龙头的强大韧性;公司毛利率水平不断提升,且TVS扭亏开始贡献盈利,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结合公司2020亮眼的一季报,天风证券提高了公司的预估盈利,预计公司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67/10.72/12.33亿元(2020-2021年前值6.62/9.2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华泰证券出具研报维持“增持”评级,给予公司2020年30-32xPE,对应目标价格13.50~14.40元(前值11.67~12.88元)。

关键词: 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