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荣大一姐/一姐
不提供二次转载
一
28亿存款莫名其妙被渤海银行质押给第三方的消息,属于那种刚看到会立刻怀疑真假、确认之后会更加怀疑真假的那类消息。
整件事情诡异之处太多。
首先是,28亿不是最近一口气整个质押的,而是从去年开始,当事企业存进去一笔,每隔几天就被质押出去一笔,陆陆续续,一共质押了28亿。
企业声称发现这件事非常偶然和戏剧,是今年8月中下旬,银行一个柜台员工把电话直接打给企业法人,询问是不是真的要做质押,存款企业才知道居然还背着这么一个业务。
期间,有会计事务所给银行发过一个询证函,询问这家企业的存款有没有冻结、担保或者其他受限情况,而当事的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白纸黑字确认:没有。
最匪夷所思的是,事情暴露后,银行上门找企业商量解决办法,录音里的意思好像是:既然事情你也知道了,那就光明正大同意质押吧,否则你这边不同意,贷款方一逾期,我们银行肯定要先划走你的存款,然后你一报警,这28亿全部冻结,一分钱也动不了。
然后果然,双方交涉的过程中,贷款的第三方没能按时还钱,于是银行直接从企业账上强行划走了4.5亿存款。
总之,整件事从头到尾简直奇怪到无法理解。
但那个隐身渤海银行后面的第三方华业石化更奇怪。
这家受银行额外关怀的企业股权结构特别简单,一路100%股权比例,穿透后实际控制人是中石油旗下公司,根红苗正的国企。与此同时,这家注册成立仅2年多的这家公司,向下参股控股30多家公司,开枝散叶十分热闹,其中控股企业大都是能源企业。
然而,中石油在这件存款抵押事件大面积曝光前的9月底,已经发公告撇清关系,说有人假冒中石油名义注册公司,实际跟自己没关系。
到这里,整件事最诡异的地方变成神秘的第三方究竟什么来头。
对渤海银行来说,究竟是违规操作28亿存单抵押的事实更损伤信用基础,还是被一家假冒企业骗到的说法更暴露内控风险,或者坦白更深的内情,都不那么重要了。
二
渤海银行实际上是被名字拖累了,这不是一个不入流的地方小银行,而是正经八百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跟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属于同一类性质。
只是这家银行是典型的高开低走。
渤海银行成立之初,恰逢新一轮改革窗口期,其诞生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向前追溯,打破了10年没有批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历史,向后展望,自此之后也再没有新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获批。
渤海银行的获批并不容易,前后三次报送方案,两次被搁置。据说第一次报送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当面过问:天津想搞的这家银行有什么特色?如果没有特色,那与其他银行的天津分行有什么区别?
这家银行最后能获批,离不开前央行行长戴相龙的努力。2003年戴相龙从央行任上转为天津市长,曾带来几家银行承诺5年内向天津工商企业授信1100亿的见面礼,一度被天津市民称为“财神市长”、“金融市长”。
渤海银行成立差不多同一时间,天津滨海新区也被正式确立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边承载着天津打造北方金融中心的野心,一边寄托着中国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希望,渤海银海可算自诞生就万众瞩目。
筹建方案获批后,渤海银行开业前的发起人协议签署仪式,更是在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和国务院最高领导人共同见证下高规格举行的。
基于这样的地位,渤海银行很早就拿到多张业务牌照,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资产托管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等,号称“含着金汤勺”出生。
成立初期,渤海银行也的确有过亮眼创新。它是全国第一家成立之初就引入境外投资者的银行,第二大股东渣打银行在成立初期即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持股19.99%,并且派出百人团队base天津。早期渤海银行对外宣传的“矩阵式管理流程”即脱胎于渣打银行,在当时被解读为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
另一被津津乐道的创新是发起设立阶段通过信托计划,引入近200个自然人持股。这是国内银行业首次尝试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募资,这一创新在当时也作为“市场化”和“金融业开放”的标志被肯定。
三
然而创新并没有成为持续助力。伴随2007年戴相龙的离任,渤海银行逐渐泯然众人,走上了“普遍”的吸储扩张之路,并在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患上了“普遍”的资本金饥渴症。
饥渴症放大了漏洞。随后几年里,渤海银行接连收到监管罚单。其中最轰动的两次,一次是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员工内外勾结,利用网银盗取客户存款,另一次则跟28亿存款案一样事发渤海银行南京分行。
上次事发是南京一家企业老板卷款跑路,当时十几家金融机构卷入其中,基本都是中小银行,而渤海银行最为扎眼,因为跑路老板走前拿到的最后一笔钱正是渤海银行贷出去的,这笔钱不仅是跑路老板带走的最大一笔,也是当年南京分行最大一宗过亿贷款。
泯然众人后,曾经的创新——信托计划引入的自然人股东,也随之成为发展掣肘。
2010年8月渤海银行发起第二次增资扩股,几个月后突然宣布,信托计划的近200个自然人股东不再具有配股权利。
渤海银行当时的解释是,上报的增资方案,银监会只批复同意了其他六家的股东资格,信托计划的股东身份未获批,所以按照监管要求,信托股东要么以每股5元的价格转让股份,要么继续由信托代持股,不再参加之后的配股。
而信托股东则质疑,渤海银行突然变卦,是为满足后期上市条件,在故意借机清理信托股东,上报给银监会的方案中根本没有信托股东的材料,误导证监会仅批复了另外六家股东。
双方自此陷入长达7年的博弈。直到2017年,泛海实业介入,一揽子承接了信托股东的股权以及认购定增股份,才结束纷争。
渤海银行在去年7月份上市。按照最新年度财报,在所有已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渤海银行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垫底,与同行老大招商银行在营收上有10倍之差,资本充足率和综合实力也一直排在末位。
曾经被朱镕基询问的“这家银行的特点是什么”,似乎至今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