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基建”的风口,青岛航空与中国卫通、飞天联合、天地互联通力合作,共同开启了我国Ka高速航空互联网的新篇章——“航空+互联网”全新商业形态,既代表青岛航空在支持疫情后民航业结构重塑和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成为“民航新基建”领域的率先之举。同时,作为青岛市硬科技创新的一次探索,首架国产高速互联网飞机的启航也将进一步引领国内高端民用航空电子装备产业的发展。

一边是庞大市场,一边是信息孤岛

我国拥有巨大的民航市场,2019年全年旅客运输量近6.6亿人次,预计到2035年年乘机人数将达14亿人次。可以说,机上互联网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需求。

但目前,民航飞机仍是互联网产业的一座巨型信息孤岛。中国民航总共3800多架飞机中仅有300多架宽体机具备窄带上网能力,绝大部分旅客在飞行中无法连接互联网。此前,尽管国内已有多家航司布局机上互联网,但在最核心的空地连接技术上,多数航班仍使用着传统Ku卫星,有的甚至仅为机上局域网。这类互联网飞机网速慢、成本高,不仅旅客体验差,更无法形成稳定清晰的商业模式。

青岛航空党委书记、总裁吴龙学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硬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因机上互联网的联结必须要打通民航、航天、电子、互联网等上下游产业的多个链条,且要符合各行业的监管要求。因此,国内普通旅客空中上网的这一巨大需求仍然迟迟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国内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加持

作为航空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青岛航空顺应技术发展趋势,率先采用了中国卫通的Ka卫星开通航空互联网服务,抓住了航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卫通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全球固定卫星运营服务商中综合排名第六,具备工信部颁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运营管理着15颗民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本次青岛航空飞机所使用的中星16号卫星是我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可覆盖中国民航90%以上的国内航线,总容量20Gbps,能够为每架飞机提供超过150Mbps的网络接入服务。”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京表示,通过中国卫通电信级的宽带业务平台,旅客可在机舱内享受到与地面4G相同的网络服务体验。后续还将继续建设新的更大容量、更广覆盖的高通量Ka卫星。同时与国际上领先的航空卫星互联网运营商合作,通过漫游形式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为国内外航司提供真正的高速航空互联网服务。

“民航新基建”领域率先破题

今年,全球遭受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民航业更是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出台“新基建”政策,加快数字及信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数字经济新动能。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型基础设施范围,“卫星互联网”被正式纳入“新基建”范畴。机上互联网作为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是卫星互联网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首架国产高速互联网飞机成功首航,航空互联网成为国家“新基建”在航空领域的具体应用。工信部信通院主任秦岩认为,目前,国内航空互联网规模还不大,民航飞机的信息孤岛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航空互联网设备也被国外垄断,设备的国产化越发重要。青岛航空的创新探索,把国内的航空互联网产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更是为航空互联网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建亮)

关键词: 领域 航空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