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关于苹果耳机“AirPods爆炸”的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在无线耳机领域,苹果的AirPods是热门产品。第三方数据显示,苹果在2019年卖出了超6000万部AirPods,占全球真无线耳机市场超50%的份额。如今突发安全事故,不仅会引起用户对其产品安全的质疑,还会影响到其销售量。

除了突发安全事故,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对AirPods的销量造成重创。

短期下滑

由于疫情爆发,人们居家隔离,收入下降,对智能手表之类的产品需求和购买欲望下降。

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计,今年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增长率会从去年的28%放缓至今年的5%。并且,2020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54亿部,低于此前预测的2.81亿部。

以苹果的AirPods的销售量为例,受到疫情影响与去库存化,AirPods 2需求疲弱,其第二季度的总出货量相比上季度衰退29%至1720万部。

但其出货量不会一直下跌。

天风国际郭明錤报告称,新款iPhone 12可能将取消随机附赠有线耳机,带动售价较低的AirPods 2需求。此外,AirPods 2去库存化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结束,苹果在2020年下半年可能会有AirPods促销计划,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AirPods出货量将同上季度相比将强劲增长40%。

AirPods的下季度预计出货量上涨也代表了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销量回暖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随着由5G技术引发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和应用终端将迅速普及,有可能成为公众生活的标配产品。

智能耳机成可穿戴新宠

此前Gartner曾预测,2020年全球终端用户在可穿戴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520亿美元。IDC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7260万部,同比增长29.7%。

无论智能音箱还是智能耳机,语音交互都是其亮点功能,也是巨头们笃定的未来交互方式。此前多家耳机供应商放弃了传统的3.5mm耳机插孔,用Lightning接口或蓝牙方式进行连接,不仅更符合用户的需求,也推动了智能耳机的发展。

不同于现在广泛应用的智能音箱,还未普及的智能耳机不受限于固定场景,使用场合更丰富。而且相比音箱、手机更加随身私密,交互更加自然;相比手表、手环,耳机在语音交互中受到的外界干扰更小。IDC可穿戴产品团队的研究总监拉蒙T.利亚马斯就指出:“智能耳机已经成为可穿戴产品市场的新宠。”

根据IDC日前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穿戴设备市场报告,2019年可穿戴耳机占到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的55.3%。2019年全年,可穿戴耳机的出货量为1.705亿部,较去年的4860万部,增长率高达250.5%。

伴随着智能耳机用户需求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据中国百强研究院编辑的《2019年中国智能耳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具备规划化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耳机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000 家。

智能耳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来了众多的参与者,但市场决胜还是要看产品。

独立语音交互技术是软肋

分析市面上现有的智能耳机产品,以苹果的AirPods和索尼降噪豆等较为知名;国产无线耳机则是PaMu和魅族的pop等。

以苹果的AirPods为例,它的语音交互上限就是呼唤出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具体的任务需求还是需要借助手机终端来满足。索尼全新一代的降噪豆WF-1000XM3也只是具有唤醒手机语音助手的基本功能,不能单独使用进行语音交互。

除了这些头部产品,目前很多国外巨头企业推出的智能耳机产品在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时,都需要和手机等终端软件相连,而且售价高昂,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

比如,微软中国最新推出的智能耳机设备Surface Headphone 2,采用直观的触控操作实现调节音量、曲目、电话的功能,以及语音交互启动电话会议,售价达到1998元。

相比国外智能耳机高昂的价格,国内产品则显得更加亲民一些。

华为推出的具有“声音钥匙”之称的荣耀FlyPods无线耳机支持语音唤醒、触控操作,可以通过唤醒YOYO来打电话、查地图、设置闹钟等等,还可以直接通过语言指令切换歌曲、接打电话,在618活动期间只要599元。

小米最新推出的真无线蓝牙耳机Air 2s轻击耳机即可实现对音乐、通话、语音助手等功能的操控,售价只要399元。

在目前语音交互功能都不独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产品性价比更高,但因其销量依赖于手机销量,所以在使用方面有很多限制。

而且国内和国外的智能耳机产品,大多借助手机等终端设备完成复杂任务,缺乏独立的感知、存储以及计算能力,其独立语音交互功能还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

智能耳机的未来三大发展趋势

由于对手机的依赖性,未来智能耳机发展的第一个趋势就是“去手机化”

,未来的智能耳机需要内置更大的存储容量和运算系统,能够脱离手机独立实现智能语音交互的功能,耳机本身的功能也会增多,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

如今,苏宁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耳机小biu,百度也在开发智能耳机,这种不借助手机终端的智能耳机相比需要连接手机的智能耳机,使用的局限性更小,用户群体也会更大,但这更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

智能耳机未来发展的第二个趋势就是垂直细分功能更明确,适用于更多场景

。比如索尼的降噪耳机、谷歌的实时翻译耳机和“运动伴侣”莫比斯耳机,这种针对专业人士的细分市场有固定的用户群体,也有更明确的进步空间,会让整个智能耳机生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而第三个趋势是语音交互技术更加生态化。

智能耳机涉及到的技术链条非常复杂,包括声学处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NLP核心技术,这个技术体系进步非常缓慢,2016年就面世的AirPods现在最新的版本也只是更新了语音唤醒Siri的功能。

为了尽快拿下智能耳机的技术制高点,英特尔、ARM、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都纷纷牵头成立了自己的产业联盟,收拢上下游产业,以此形成自身的技术生态链,争取率先研发出尖端技术,抢占市场。

从这三个趋势来看,现在的智能耳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极大的发展空间意味着更多的入局者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最终取得这场胜利的将不再是某家独立的硬件企业或算法公司,而是规模更大的技术生态联合体。

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智能耳机的销量增速放缓,但作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新宠,智能耳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技术提升空间。但是未来想要靠智能耳机制胜市场,强硬的技术支撑必不可少。

关键词: 无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