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区记录了老工业基地河南洛阳的发展印记,随着洛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些昔日热火朝天的工业厂区变成冷清寂寥的闲置空间,如何发掘旧厂房的新价值成为新课题。洛阳利用闲置厂房,打造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产业园区,从工业建筑中发掘创意经济。

古今交融 工业遗迹“变身”创意园区

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工业重镇,“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落户洛阳。洛阳市涧西区是工程集聚地,60余年前,一座座厂房在庄稼地里拔地而起,一批批技术工人“千军万马会洛阳”。60余年后,随着国企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厂房停产闲置,老旧厂房转化利用,涧西先行先试。

“仅企业有转化利用意向的闲置厂区就有1269亩。”涧西区文旅局副局长武傲说,在寸土寸金的市区,这些都是埋没的“宝藏”。

东方文创园创始人闵晓冰是废旧厂房里的“掘金人”。2017年,他在涧西发现一块遮掩于荒草杂木中的“宝地”——原洛阳一拖建机厂旧址。“环境好,空间大,租金低,自带历史文化气息,适合我们的产业定位。”闵晓冰改造时保留了红砖、钢结构等工业遗迹的鲜明特色,再让入驻的影城等商户自主添加创意元素。2019年开业后,2.4万平方米厂房出租率达90%以上,预计园区当年净收益150万元左右。

旧仓库改造的钢琴文化艺术馆、半成品库改造的文艺书店……在洛阳老城区,180亩老旧厂区改造的天心文化产业园已变成“网红”打卡地,邻近隋唐洛阳城宫城遗址,这里最能体现洛阳的文脉传承。

“我想做有浓浓洛阳味的书店,这里有历史遗迹,也有工业印记,和我的愿景高度契合。”园区内“澄明之境”书店的老板谭俊梅保留了旧厂房屋顶的木制框架、外部的红色砖墙,甚至廊檐下的搪瓷碗灯,将书店打造成两年举办300余场活动的热门店铺,古今交融的文化园区成为洛阳的活力新坐标。

腾笼换鸟 老旧厂区“装入”高新企业

“无工不强,无商不活。”洛阳在探索老旧厂房转化利用时不拘一格,既“退二进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腾笼换鸟”引入高新技术企业。

利用原洛阳起重机厂的老旧厂房,老城区打造占地190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古都科创园。“起重机厂改制外迁后,少量厂房出租,大部分闲置下来。”园区运营经理杨琳见证了老旧厂房的“华丽转身”,“厂房在老城区中心,各类设施便利,闲置很可惜,但又不适合发展重工业,因此‘腾笼换鸟’,引入科技型企业。”

特富特电磁科技(洛阳)有限公司2017年被引入古都科创园,如今已是年产值近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有技术、客户,老城区投了4000万元发展资金。”公司总经理周永亮说,“科创园位置优越,厂房主体结构很好,空间充足,装修后就能用,每年租金比新建的厂房便宜100多万元,园区还有配套的税务、法务等服务。”入驻两年,该公司的产能和产值均扩大3倍。

老城区发改委主任徐锡胜说,借助古都科创园,老城区形成“股权投资引入+园区孵化成长+外围基地承接”的产业培育模式,为企业提供跟进式服务,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目前,古都科创园共引进中小微企业10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达到设计产能后,预计园区年产值30亿元,利税5亿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

转化利用需因地制宜 “变废为宝”应务实探索

为什么不遗余力推动老旧厂房转化利用?老城区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党彤武回答:“利用老旧厂房装进新业态,盘活闲置资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如何把废旧厂房改造为新产业园区,对城市管理者、厂房所有者和商业投资者都是考验。老城区在老旧厂区转化利用时,与区域内景区相互借力,本着“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城市文脉,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则,留住老洛阳底色,建设新洛阳客厅;涧西区以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为重点,引导社会资本与工厂企业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于投资者而言,2014年改造的里外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洛阳第一个在老旧厂房转化利用上“吃螃蟹的人”。总经理江华坦言,最初经验不足,园区发展跟定位存在偏差,租赁期内很难收回投资成本,“但学费不会白交,为后来者提供借鉴,自己也攒了经验。我们正计划投资新项目,转变投资模式,无论如何,老旧厂房转化利用是一个好苗头。”

天心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郑少峰注重每一家入驻商家的特色,“不一定是大牌,但一定有独特之处”,这里涌现出洛阳第一家钢琴艺术馆、第一家大型蹦床乐园;闵晓冰对文化情有独钟,不仅优先选择摄影、剧场等文创项目,还原样保留试车台等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筑梦广场”,向生产我国第一台拖拉机的洛阳一拖致敬。政府引导,工厂支持,投资者各显“神通”,老旧厂房“变废为宝”才能破局起步、发展壮大。

关键词: 工业遗迹 创意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