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6月1日上午在台北故宫举行开幕仪式。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等出席。中新社发 赵振清 摄

《富春山居图》代表黄公望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

黄公望家住常熟子游巷,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浙江永嘉人黄乐为养子。据传说,当时黄乐年已九十岁,看到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黄公望,字子久。关于他名与字的来历,颇有趣味。因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黄父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苏常熟人。他的《山居图》虽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但叶落归根,其墓位于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黄公望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著《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70岁以后,在富春江畔创作的《富春山居图》,长636.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在构思时,他跑遍了春江两岸,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他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并提出见到好山好水就随时写生,不被动绘画创作。作为地位显赫的富贵文人画家,王原祁更关注纯真的绘画语言,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迷狂心态,值得后人学习。

黄公望是元代大画家,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一度曾以卖卜为生。后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红尘。由于长期浪迹山川,开始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他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在他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纸本,水墨,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开始创稿于至正七年(1347年),时断时续,历经数年,至正十年,他83岁,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此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明代邹之麟题跋中,将此图与王羲之《兰亭序》相媲美。元惠宗至正七年(1347),黄公望准备画一幅富春山全图,此时黄公望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前后经历三四年的经营,始告完成。此图描写富春江两岸秋景,笔法上取董、巨,又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丛树平林多用横点,林峦浑秀,似平而实奇,整个画面,似融有一种仙风道骨之神韵。这便是《富春山居图》。此图经明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邹之麟等题记。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图“笔端变化鼓舞,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明清许多画家都从《富春山居图》中得到启示,影响深远。清乾隆时此画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当时社会上摹本有十余种之多。乾隆在见到此本之前,曾得摹本,认为真迹,并在上题了词。真本得到后,反被定为伪品,成为画史上一大笑柄。此图在清代初年为吴正志所得,吴传其子吴洪浴,洪浴爱之如命,临死前曾令家人将其殉之于火,幸被侄子吴真度从火中抢出,但已被烧成两段,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剩山图》。现在,此图的主要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余者藏于浙江博物馆。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图为长卷,纵仅33厘米,横636.9厘米,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枯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虽师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赵孟頫在《水村图》、《鹊华秋色图》、《双松平远图》中所创造的新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

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后世的画家对此图评价极高。董其昌题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邹之麟题识谓:“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分别361年,《富春山居图》宝岛合璧

2011年6月1日,这是穿越360余年的相聚。这是跨越海峡1000多公里的牵手。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北正式合璧展出。为这惊鸿一瞥,我们应该记住三个历史刻度。传承我们的精神价值,去教化我们生生不息的子孙,永远记住中国人的模样。面向未来,我们还有太多的故事需要记录,有太多的情怀需要表达,有太多的光荣与梦想需要传承,有太多的文化需要沉积与弘扬。《富春山居图》合璧,是新起点。

661年前,这幅旷世名画诞生于元朝画家黄公望的笔下;361年前,这幅画作的藏家欲将该画焚烧殉葬未果,自此一分为二成《剩山图》和《无用师卷》。60年来,《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被分别收藏于浙江和台湾。

昨天上午,颠沛流离了361年的《富春山居图》,终于跨过台湾海峡,在台北故宫圆了“合璧梦”。数百位来自两岸的嘉宾及媒体记者,在台北故宫现场共同见证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失画、焚画

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至明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又转手为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所藏。吴死后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是一个狂热的收藏家,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轩”藏之。这样,《富春山居图》在数百年间流传是有绪的,可问题就出在这个狂热收藏家吴洪裕的身上。

偷梁换柱一分为二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把它珍藏在身边,不时取出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没想到,第二年地方官员又呈上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由于后来者画得实在“逼真”,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乾隆皇帝不忍心丢弃,也把它收入内府收藏。

辗转到台湾

时代变迁,几经辗转,《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在清宫里静静安放了187年。直到1933年,日军攻占了山海关。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无用师卷随故宫重要文物南迁,15年辗转四川、贵州、南京,最终被运至台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 富春山居图 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