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构筑领先智能。8月14日-1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虹软独家赞助的第二十三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 2020)学术会议如期在线上与大家见面。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屈华民教授、希伯来大学Dani Lischinski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围绕最前沿的视觉智能技术带来多场特邀报告。此外,众多优秀青年学者以及相关领域产学研技术人员也共聚于此,一起研讨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潘云鹤院士在《视觉智能的五个基本问题》中介绍,实现视觉技术的落地应用,是发展新的视觉智能的关键之一。而一直以来,企业在产学研当中就扮演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重要角色。因此,作为本次会议受邀企业代表,虹软资深算法专家也在直播现场,详细分享了虹软视觉智能技术在手机摄像领域规模化应用情况。

计算摄影让"单反级大片"随手可拍

事实上在手机像素大战时代落幕之后,计算摄影技术就成为了智能手机拍摄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这之中,虹软作为全球核心算法供应商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据IDC统计,目前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安卓手机主流机型中均有搭载虹软视觉算法产品,包括单/双/多摄摄像头拍摄、深度摄像头拍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无级变焦、3D 表情、3D 建模、AR/VR、人脸解锁、超像素无损变焦等重要核心功能。

虹软算法专家在主题报告中介绍,当下手机已成为最广泛的摄影设备,2017年约有85%的照片由智能手机拍摄而成。随着计算摄影技术的介入,手机拍摄变得更加高清、更加智能。以高倍光学变焦为例,以往这项功能都是单反相机的专利。而虹软智能多摄技术通过超广角、广角、高倍长焦镜头等摄像头的组合使用,能够让智能手机实现从超广角(0.5倍变焦)到长焦远景的拍摄。同时,虹软智能SAT算法可以完美解决镜头切换引起的成像"跳格"问题,将硬件性能发挥到最高水平。

除了高倍光学变焦,夜拍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智能手机的摄像实力。虹软的超级夜景拍摄算法将防抖、多帧融合、去噪高清、HDR等技术融为一体,可实现夜拍时手持长曝光,最终成片清晰、亮度完美、细节丰富。

如今随着5G逐步普及商用,用户对于手机视频拍摄与分享的需求将迎来全面爆发,此次虹软也展示了计算摄影技术带来的诸多实用且丰富的视频拍摄功能。比如可实现拍摄8K视频的超级防抖技术;实现视频去闪烁的Super Deflicker;实现拍摄视频人像特效的Video Portrait;实现拍摄高动态、高画质视频的Video HDR等多项应用。

3D深度摄像开启全新应用领域

在手机摄像进阶之路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就是随着TOF技术的成熟,深度相机已不仅仅是前置的"专利"了,后置也能够配置一个专用的深度相机。这也意味着,手机可以像专用设备一样,为大家带来更有趣、更精彩、更有实用价值的AR/VR应用。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虹软算法专家也带来了一系列公司最新技术产品。如已进入实质量产阶段的3D Modeling,用户通过3D深度摄像头扫描人物或者物体,即可轻松快速获取三维模型。

同时,融合人脸关键点技术、手骨骼关键点技术、手势识别技术、人体骨骼关键点技术于一体的Body AVATA,它将人与手机的AR交互不仅仅局限于人脸,而且延伸到全身,包括追踪眼睛、舌头、手臂、腿和身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全身动作与姿态的交互。

还有可作为日常测量工具的虹软SLAM技术,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代替尺子、量角器等工具,精准测量出实际物体的长度、角度、距离、面积等数据。

类似的创新应用还有很多,而这背后实则是一套完整的视觉智能技术体系支撑。多年来,虹软始终坚持技术立业以及原创科技驱动发展。目前已经成功聚集了众多的视觉领域专家,并吸纳了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的优秀人才作为生力军。(一鸣)

关键词: 3D深度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