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高校鼓励校内学者互刷数据、开展学术互引、多引多奖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和深刻反思。这些现象都是因为ESI——基本科学指标,这一原本揭示学科趋势与热点的指标,如今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学科排名。
“我校ESI排名又双叒叕上升!”“我校ESI高影响论文首次突破100篇”“我校又一学科进入ESI全球1%行列”,这是百度搜索“ESI我校”后随便摘出来的几个标题,类似这种高校与ESI的内容,就像节日的狂欢,每两个月就会集中爆发一次。
有了科研成果,发表文章是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的,但是为了发表文章而搞科研,把论文作为科研指挥棒就是本末倒置了。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也在去年发出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可是,就目前来看,“唯论文”的现象在部分地方、单位和学科领域仍然“阴魂不散”。
在宣传方面,部分学术类自媒体与高校宣传部门出于各种考虑,也对“唯论文”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一些学术类自媒体在介绍科研进展时,往往采用“某某教授在《科学》上发表文章”“某某高校又一篇《自然》”“某某课题组喜提JACS(《美国化学会志》)”等标题,把发表“牛”论文而不是科研突破当作最为重要的业绩大肆宣传,加重了学术风气的虚化和浮躁倾向。学校已是如此,若教师们在讲台上所思所讲都不再围绕“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个个怀揣着“唯论文”思维,又怎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到底如何才能让学术界走出“唯论文”的怪圈?以下是几点小小的建议。
首先,在“破四唯”特别是破除“唯论文”这项工作上,或许可选择一些学科领域进行改革试验。例如,是否可以选择发表论文较多的一些领域比如材料、化学等领域进行试点呢?毕竟,我国已经过了“缺论文”的时代,更多的是要解决部分领域里“论文发表了很多,但问题还是问题”的现实情况。在防止学术风气的虚化方面,如果能够通过某一学科领域的改革试验,进而起到先行示范作用并引领改革,由点带动面,这无疑是积极可取的措施。
其次,针对不同领域建立有所区别的、公平公正的学术评议制度。不重视论文质量的学术评议制度,不会带来真正的学术进步。同样,若完全忽视各学科的差异性及特殊性,也不能真正让“唯论文”现象消失。例如,如果部分学科及研究方向是“热点”,论文就相对好发很多,也容易吸引到更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论文的被引频次也会水涨船高,大量的“跟风研究”反而会引起科研平均水平降低;如果是“冷门”、难发论文的专业,发文章相对困难,可能会使一些重要学科领域人才流失严重,让我国科研发展受到影响。如果仅以论文数量为评价指标,显然不利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全面推进。
如何防止“唯论文”思想成执牛耳者?其实,部分高校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例如清华大学发布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已明确规定,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不再作为获得学位的唯一依据,并在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也衷心希望此类探索都能坚持下去并越走越宽,让“唯论文”思维再也“无处生根”。同样的,整个社会也应该对此类改革探索多一些耐心与包容。(余和军)
关键词: 学术界唯论文